s24468373  

 

這本書是近期內看過最好看的書,

一個記者十年生涯的回憶錄,

好多我好喜歡的觀點及值得一在思考的話語,

裡面記載了她採訪SARS及汶川地震或是一些值得被關心的角落的故事,

裡面也記錄了她當記者的心情轉變及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定位,

對照現在台灣的記者.

有多少能夠做到這樣呢?

或許有些記者充滿夢想的來到了這個行業,

但又有多少記者能夠堅持初衷呢?

還是早已被這個現實的社會同化了?

有多少報導是讓正反兩方都有說話的機會平衡的報導呢?

有多少採訪是不加記者任何情緒的報導呢?

每個聳動的新聞標題都只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,

已經不是做出一個事實客觀的新聞了,

是讀者的錯還是身為媒體的問題?

 

裡面有好多話都好喜歡.

「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,才會忘記自己

「你可以選擇不當記者,但是你當了記者,就沒有選擇不去的權利

「當一個人表現得很有涵養,其實是傳遞著不以為然的意思

「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為代價,但那是出於生存。只有我們人類,是出於娛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